<sub id="1xlbp"><thead id="1xlbp"></thead></sub>

        <sub id="1xlbp"><font id="1xlbp"><b id="1xlbp"></b></font></sub>

          <progress id="1xlbp"></progress>
          <big id="1xlbp"><sub id="1xlbp"><font id="1xlbp"></font></sub></big>

          <address id="1xlbp"><sub id="1xlbp"><font id="1xlbp"></font></sub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 端牢手中的“飯碗”每個人能做什么?

              手中有糧、心中不慌,10月10日,2022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啟動,宣傳周主題是“保障糧食供給端牢中國飯碗”。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墾區紅衛農場,今年種植的55萬畝水稻迎來了豐收,近年來,農場累計生產糧食174萬噸,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.12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 端牢手中的“飯碗”每個人能做什么?

              2022-10-12 12:05 
              分享
              分享到
              分享到微信

              手中有糧、心中不慌,10月10日,2022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啟動,宣傳周主題是“保障糧食供給端牢中國飯碗”。糧食不斷增產,我們為什么還要強調“保障糧食供給”?作為人口大國,如何保證糧滿倉?端牢手中的“飯碗”,我們每一個人又可以做什么?

             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

              為何還強調"保障供給"?

             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,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、口糧絕對安全,目前糧食庫存充實,儲備充足,供應充裕,市場運行總體平穩。但為什么還要強調“保障供給”呢?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介紹,以占世界9%的耕地、6%的淡水資源,養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,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糧食供求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,必須居安思危,安不忘危,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。

              想讓飯碗里多裝糧

              如何鼓勵農民多種糧?

              “農為政本,食乃民天?!奔Z食是種出來的,農民多種糧,我們飯碗里才能多裝中國糧。那么如何才能鼓勵農民多種糧呢?

              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墾區紅衛農場,今年種植的55萬畝水稻迎來了豐收,近年來,農場累計生產糧食174萬噸,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.12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寧夏固原市彭陽縣,近年來依托獨特的自然條件,大力推廣耐旱、耐瘠的雜交谷子“張雜谷”。今年,彭陽縣的谷子預計畝產可達260公斤以上,產值或達1560萬元,產值提高了,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也提高了。這一點從今年的糧食收購的情況里也可以看出來。

              鼓勵種糧提高產量

              有哪些政策支持?

              鼓勵種糧,提高產量,國家又有哪些政策支持呢?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,近兩年,中央財政累計發放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農資補貼600億元,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。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,適當提高稻谷、小麥最低收購價,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。推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,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,幫助小農戶發展糧食生產。

              收得快損失少

              收糧用上了哪些“黑科技”?

              從帶著外殼的稻谷和麥穗,到加工后的大米和小麥,當中的需要經過許多環節,層層的加工導致糧食損失浪費嚴重。據估算,往年,我國糧食加工環節的損失每年達150億斤左右。為了節糧減損,近年來,我國在收糧上也不斷科技創新、技術升級,都有哪些黑科技在助力顆粒歸倉呢?

              最主要的就是配備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智能無人駕駛收割機。完全無需人工操作,收割機可以按照自己規劃的路徑,輕松完成田間收割、掉頭、自動卸糧等作業任務,30畝地一個小時就能收完。不僅跑得快,而且干得好,機收損失率可以降到1%左右,真正做到不漏割、不重割,少跑冤枉路,而且還降低了機具損耗。數據顯示,目前我國農作物耕、種、收,綜合機械化率已經達到了72%。

              端牢手中的"飯碗"

              每一個人能做什么?

              節糧減損,糧食生產環節已經在行動,現代化收獲機械、科學儲糧設施、高效加工設備等節糧技術都在逐步應用,那么在消費環節,怎么減損?近年來,各地各部門都在不斷加大厲行節約、反對浪費力度,去年,反對食品浪費也被正式寫入法律。端牢手中的飯碗,我們每一個人又可以做什么呢?

             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:改變過度追求細糧和菜越多越好客的觀念,保糧食安全、個人節約和糧食增產同等重要。

              【責任編輯:舒靚】
            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日報網:XXX(署名)”,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,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使用,違者必究。如需使用,請與010-84883777聯系;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日報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其他媒體如需轉載,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,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。
              版權保護:本網登載的內容(包括文字、圖片、多媒體資訊等)版權屬中國日報網(中報國際文化傳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獨家所有使用。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使用。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:rx@chinadaily.com.cn
              国产精品三级综合,自拍日本亚洲少妇_ 国产三级精品久久,免费欧美少妇日本

              <sub id="1xlbp"><thead id="1xlbp"></thead></sub>

  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1xlbp"><font id="1xlbp"><b id="1xlbp"></b></font></sub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ogress id="1xlbp"></progress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big id="1xlbp"><sub id="1xlbp"><font id="1xlbp"></font></sub></big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1xlbp"><sub id="1xlbp"><font id="1xlbp"></font></sub></address>